close
副食品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添加?
各方說法不一,普遍說法是三個半月到六個月都有。
不過現在比較鼓勵四個月就開始試,因為寶寶越大意見越多,怕會比較難餵食,而且延後給副食品,並不能改變寶寶會不會對食物過敏這件事情。
所以,只要寶寶和媽媽(主要照顧者)都準備好了,就隨時可以開始了。
(寶寶的徵兆比較明顯是,會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。至於大人,就趕快去採買副食品需要的工具囉~)

小露西,是在滿四個月的當天,開始她的副食品之路。
因為不曉得小露西的狀況如何,想了又想,決定不從網路上很夯的十倍粥開始(因為怕要是小露西接受度很低,剩下的會很難收拾。)選擇用比較方便的米精。(當然相信有一些媽媽會對這種食品有所顧慮,所以以個人方便為主。)

米精的選擇,知名的品牌就可以了,純的,不要有口味。
中間是當初買溫奶器婦嬰用品店送的副食品保存盒,不過後來我並沒有使用,而是直接使用家裡的碗。
軟質湯匙,朋友送的,超實用!可以避免戳到寶寶,應該是說就算戳到了也不會痛,哈~(左邊黃色的很適合嘗試初期小口小口餵食,右邊的粉紅色則是用來喝湯湯水水的。)

 
米精可以用水也可以用母奶或配方奶去調,因為甜甜的寶寶的接受度應該會比較高,所以我是先從米精加配方奶開始嘗試。
至於米糊的濃稠度,可以視寶寶的喜好做調整。
小露西的第一口副食品影片在這兒:GO~(媽咪們記得第一口要照相加上錄影喔~寶寶的第一個表情超有趣的~)

其實,這個階段主要都是讓寶寶學習吞嚥而已,吃得好的話當然很棒,吃不好媽咪也不用灰心,慢慢練習就好。(因為接下來還有無盡的關卡啊啊啊~)

椅子的話,我一開始是給小露西坐幫寶椅。(旁邊鋪了很多布以防發生慘案)

幫寶椅真的是一張很適合拍照的椅子!
幫寶椅不適合太過胖胖腿的寶寶,因為很快就不能坐了,而且不是每個寶寶都坐得住。(剛好有朋友提供,就先借來試試看,網路上也可以搜尋到出租的。)
使用幫寶椅,大人一定要在旁邊看著,放在地上是最好的!
不過後來因為我餵到整個右肩石化,所以改放在沙發上,視線更是一刻也不能離開寶寶!
 

開始有了奶瓶以外的東西,小露西感到新奇又開心。
 

大概餵了一個禮拜左右的米糊,第一樣我開始加入的是高麗菜,也自己煮稀飯了。(第二個禮拜開始會想伸手搶湯匙了!)
 

再來是地瓜,甜甜的小露西超愛。(第三個禮拜開始會邊吃副食品邊剔牙了!)


一開始都餵得很順利,下一篇再來介紹卡關的部分。
 
餐具的部分我則是添購了最近很火紅的 thinkbaby

猶豫了好久好久,剛好有朋友的家人從國外多帶回一組,二話不說就購入了。
 

除了杯子以外都有附蓋子,裡面是不鏽鋼,可以用來蒸寶寶的副食品,蒸好以後,再套上外面的橘色的碗,就一點都不燙手了。
 

是說這個嬰兒為何會有這種pose我也不太瞭......

做副食品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,就是食物調理機(或者攪拌棒)。
因為寶寶沒有牙齒,要能打成泥狀很重要,所以光煮爛是不夠的喔~
露西家懷孕時就購入了可以把 iPhone打碎的那台調理機,因此就沒有再購入攪拌棒了。

無論是攪拌棒或是調理機,除了做副食品也可以拿來做菜,打冰沙果汁和精力湯,用途多多,所以很值得購買喔~

這是高麗菜泥(打得超細的)
 

右邊的是地瓜泥,太稠打不動的時候可以加一點水。
 

此外還購入了副食品保存盒,露西沒有買製冰盒的原因是,大部份的製冰盒都沒有附蓋子,要把冰磚取出來扭來扭去的個人也比較不喜歡,而且不喜歡一次做太多,想保持新鮮,因此就先買了這個。
 

每個小盒子上面都有50ml的刻度,當然可以裝多或裝少。
 

這個盒子同時也可以微波,因此在初期非常方便。(下排:高麗菜糊,米糊,地瓜泥。上排則是綜合款。)
 

吃過的種類比較多了之後,我就會把已經都嘗試過的東西全部打在一起,新的食材則另外放旁邊,給小露西試試看一小口。
(也就是說,如果已經試過了高麗菜和花椰菜,那我就會做高麗菜花椰菜米糊這樣。像圖片上這一碗就是馬鈴薯地瓜高麗菜花椰菜泥外加新菜色蛋黃。)
 
米豆的話,是寶寶開葷之前,很好的蛋白質來源。


先泡個兩到三小時


然後再從黑眼的地方,慢慢的把皮剝掉,因為皮比較容易造成寶寶脹氣。(這部分會比較辛苦一些,不過我認為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營養價值存在,所以沒有全部剝完,大概留了三分之一的皮。)


煮的時候會有泡泡浮末,也是會造成脹氣,撈掉即可。

等煮滾,蓋上蓋子燜一兩個小時,就可以倒進去調理機打成泥了。(剝皮方法參考網路上順爸的分享)

 
添加副食品的原則是,一次增加一種,試四到七天不等。
露西的做法是,一開始小露西一天只吃一餐,所以就試一個禮拜才加入第二種新食材,到後來一天吃到三餐了,就試四天。
小露西從兩個月開始就一天只喝四餐奶,因此我挑的是一天的第二餐來展開副食品之路,再來加入的是第三餐,然後是第一餐,睡前保持睡前奶。
嘗試新食材,最好是白天,倘若寶寶有緊急過敏的狀態,也比較好應變。 

至於什麼時候開始增加餐數,看寶寶吃的情況,如果總是意猶未盡,就可以把量和餐數都增加。

副食品的食量如果有超過50ml,加點油會比較好,免得寶寶容易便秘,要不就加點地瓜,想到的時候就給寶寶喝點水,要是寶寶很排斥喝水的話(像小露西就是)就在打食物泥的時候不要把食材的水分瀝的太乾,有點水分一起打,這樣寶寶無形中也可以攝取到不少水分。
 
至於添加的順序,一開始是基本的米糊,或者也可以使用十倍粥(米湯粥泥皆可),主要是讓寶寶練習吞嚥,等吞的不錯了,就先加入蔬菜,再來是水果,最後才是蛋白質。
比例上的拿捏是澱粉:蛋白質:蔬菜:水果 = 3:3:3:2(露西是參考百歲醫師所建議的比例)

截至目前(5M18D)為止,小露西嘗試過的食材有:
蔬菜:高麗菜,綠花椰菜,紅蘿蔔
澱粉:白米,馬鈴薯,地瓜(超級利便)
蛋白質:蛋黃,米豆
水果:蘋果,香蕉
(還有雞高湯)
 
網路上也有很多資料可供搜尋,知道哪些食材比較容易造成過敏,哪些比較不容易。
如果很擔心在意的話,就可以避掉一些易過敏的食物,晚點再給寶寶嘗試。

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,每次做完食物泥,我一定會吃吃看味道如何,因為如果連大人都覺得很難吃,又怎麼能希望寶寶會開開心心的吃呢?

倘若完全淡而無味的話,也可以加一點點少量的鹽巴,總之,大人要覺得好吃,再給寶寶吃。 

已經試過的食材夠多種了,就可以排列組合,只要比例OK,給寶寶換換口味也是很不錯的喔~



 

小露西的生活在FB 看得到喲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露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